首先
你選擇成為自己,你很棒,
你要知道,選擇走這一步很難,而你做到了。
這裡有一句話給你:
Be yourself;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.
做你自己,因為別人都已經有人做了。
--- 英國唯美主義作家 奧斯卡・王爾德 (Oscar Wilde)
一些叮囑
- 不要隨便出櫃,也不要輕易試探家人的態度,說不定他們已經發現了什麼。家庭關係一旦破裂將難以挽回,請盡量維持好家庭關係,對家人深櫃,不要隨意撕破臉、淨身出戶。
- 不要隨便相信他人對你的「喜歡」,尤其是一些抱有獵奇心理的男性。真正喜歡你的人不會急躁地推進到他們(指抱有獵奇心理的人)的目標(和藥娘發生關係),他們會等你主動提出來,當然這對於真娘也有一部分適用。
- 藏好糖,暫時不要讓家人知道。如果被其他人發現你的藥,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煩。
- 如果因為各種情況導致了抑鬱,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立刻去看精神科醫生,如果沒有條件的話,可以選擇向可信賴的人傾訴(池魚就是抑鬱藥娘)。
- 儘量不要自殺。雖然我知道這很難,不過活下去總是有希望的。試著求助一下吧,池魚可以傾聽你的訴說喔。
- 一定要學一門技術,一定要保證自己能養活自己,盡量不要援交,寫程式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方法。實在不行就去快餐店打工什麼的。
- 上學很重要,可以的話一定要繼續讀書,至少要上大學。
致還在上學的藥娘們:
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:在高等教育方面,女生比例已遠超男生。
2020 年,普通本專科在校生中,女性占 51.72%,其中本科生中女性占 53.90%(連續 8 年超過男生);
研究生在校生中,女性占 50.56%,其中碩士生中女性占 52.17%。
因此,中國高等教育女性在校生占比已遠超人口性別比。
希望藥娘們看完這組數據後,可以像普通的女孩子一樣堅持讀書,最好能上研究所~加油~
試著和你的家人們一起,擁抱這個世界
嚴重警告:
(注意:如果你的家人試圖要把你送進「矯正機構」,請無視以下言論!!!!)
試著與家人保持良好關係。取得家人、親友的支持,一定會幫助你更健康地成長。
如果得不到家人理解、關係惡化,那麼建議你:
- 不要隨便出櫃,也不要輕易試探家人的態度,如果實在沒法相互理解就還是瞞著吧。
- 藏好糖以及各種藥品,不被家人輕易拿走;或者用別的功效(比如「治療躁狂」)來避免他們產生懷疑。
或許是過分的要求,但還是希望你能嘗試去做:
即使與家人關係越來越糟糕(這不一定是你或你的家人的錯喔),也還是盡量和家人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溝通和相處。平時多與他們微笑以待,在早晚起居、餐桌共處時多與他們分享你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快樂和煩惱、悲傷和喜悅的事情。做一個陽光青春有活力的人,像一個真正的「女兒」一樣,做家人的「小棉襖」。
其實你的父母,或者是其他親人,並不一定是深受封建執念無法變通的「老古董」(如果真的是那樣也沒辦法),他們只是看到「你變了」,變得自我封閉、自怨自艾,不再與家人傾訴,不再充滿信心與活力地過好每一天,無心學習、違背作息…… 他們畏懼這種改變,希望透過執拗的「掰回來」強行把你「拉回正道」,希望你「變回原來的模樣」。與你的爭吵是如此,對你珍愛的東西(比如網路、二次元)的打壓也是如此。(這是一種愛嗎?不論是與否,這是一種畸形的情感,不過我們自己又何嘗能那麼前衛、開放地去接納所有不同尋常的人呢?所以知道有人不接納這樣的自己,也不要憂慮煩惱,客觀看待吧。)
與其被動地抗拒家人,加劇這種矛盾,參與到更多的衝突之中,不妨改變自己對家人的態度,改變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。
不拘泥於網路上結識的自我鼓勵的小圈子,這樣的圈子很好,但沉溺其中並不能活成「完整的人」;
走出宅在家裡、手機電腦不離手的生活方式,這樣的生活方式你很喜歡,但外面的世界才能給你帶來機遇;
走出膽怯自卑、自我猜忌、不願與親友溝通交流的心境,這樣的心境或許你認為「無法主動打破」,但自己的腦袋恰恰是最好改變的!
缺少的勇氣和毅力,是可以靠希望和信念來補充的!成為更好的自己,成為更陽光開朗的自己吧~
在遇到傷害時,向外界求助
近年來,已經有很多「藥娘」被送去進行 「扭轉治療」 ,
請記住,正規醫療機構和教育機構不會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治療「藥娘」。
LGBT + 群體早已全面去精神病理化。扭轉治療 LGBT + 也被證明是無效且有害的。
然而,依然有各種機構進行虛假宣傳,承諾可實現「扭轉治療」。正是這些機構的存在,傷害仍在延續。
如果你遭受到某些機構的非法限制和打擊,一定要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尋求你可以信賴的人的幫助。
這篇文章講述了「扭轉機構」的醜惡嘴臉: 在人間 | 一位跨性別者的 17 歲:逃離,流浪,自殘